2017年的5月份,我经过朋友推荐找到了而立留学。当时已经处于大三下学期,眼看身边同学都开始了申请,而我还没有任何进展,心里难免有些焦急。询问过的大部分中介或是包办、信息不透明;或是有不负责任,错误百出的黑历史。苦于选择中介的时候,一位USC的学姐向我推荐了而立留学。在这里,文书中心思想交由自己把握,申请过程有条不紊,信息永远第一时间回复。回看整个申请历程,选择而立是我留学路上的第一个决定,更是一个无比正确的决定。
作为一个玩心重的工科院校英语系学生,我前三年在校的重心主要放在社团上,学术成绩一般,且几乎没有任何实习工作经验,甚至对自己未来想要学什么也无甚了解。但是在近一年的申请过程中,而立帮助我不断进步,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并获得了心仪的offer。最重要的是,王老师的帮助让我从一无所知到确立了申请商院市场营销这个目标,并且提供了完善的时间规划,所以整个申请过程中都很安心、放心,让我度过了一段愉快的大四时光。
我的背景大致如下:GPA3.64,GRE332,Toefl108,两段交流经历,三段相关实习,目前拿到了UR,UMD,JHU的市场营销offer,对于一个没有任何数理背景的英语系学生,这个结果非常喜人~
申请过程已过大半,下面是我总结的一些经验,希望能有更多同学在而立获得梦校offer。
背景介绍
客户姓名:L同学
毕业院校:东南大学
专业:英语
GPA:3.64/4.00
TOEFL: 108
GRE: 332
录取院校及专业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Marketing
(奖学金10%学费减免)
University of Maryland: Marketing
(奖学金USD24082)
...
(还有部分院校在审核)
我的整个背景里恐怕只有GRE比较拿得出手。。。但这个分数也是经历了3个月的学习,两次考试的成果。第一次考GRE在暑假结束,只有320,不符合很多优秀商学院的要求,也着实给了我一个打击。虽然时间紧迫,经过和王老师的商量,我们把下一次考试定在了10月底。这个时间点已经非常晚了,可能赶不上不少学校的第一轮,中途还要准备各种材料,不成功便成仁。还好最后成功考到目标分数,材料的准备也在老师帮助下按时完成。
考G最重要的是心态。要端正心态,认识到GRE只是申请中的一个条件。记得曾经有个新东方老师说过,申请时最不重要的就是GRE(但是不能全信啊)。放松反而容易考出好成绩!
量变积累成质变。在刚开始练习填空和阅读的时候,满页的错误惨不忍睹。以填空为例,到第一次考试时大概练习了1500道题目,结果却不是很理想。但练到大约2000题时,正确率开始稳定在80%-90%,和最后考试结果差不多。所以当大家练习了很多却气恼的发现毫无长进时,不必着急,多做多练,质变就在前方了!
运气!虽说ETS拍着胸脯担保每次考试的难度会维持在同一水平,但就我个人三次考试的情况来看(大二裸考过一次),题目的难度有一定浮动。所以对自己人品不自信得同学不如早做准备,多考几次,分数一定会上升的。(这段完全个人意见,各位谨慎选择)
考G真的是一件没有捷径的事情,所有的方法总结起来无外乎练习,练习,再练习。虽然刷题能刷掉一层皮,但考完会发现,一切都是值得的。
文书-叩开梦校大门的敲门砖
文书是申请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一篇好的文书是叩开梦校大门的敲门砖。文书写作方面,王老师先是清晰告诉我写作要点,并鼓励我用英语进行写作。写文书也是了解自己的过程,我选择了用看似没啥关联的戏剧社社团经历来构成文书的主体,王老师非常支持,并提供了很多修改意见,发掘出社团活动中体现的闪光点和其中契合市场营销专业需求的部分,然后由外教修改润色。最后呈现出的终稿地道、出色。商学院的文书比较麻烦,不同学校要求不同,有的甚至要提交两到三篇文书。王老师针对每个学校的特点修改出数个不同版本,申请下来各版本的文书堆满了文件夹。写作过程中,我明确了目标,更深刻的认识了自己。
文书写作剑走偏锋不失为一个好选择,这样能体现出自己的独特性,让招生官眼前一亮。但值得注意的是,独特性一定要建立在契合学校项目的基础上,这样才能发挥作用。
推荐信方面,我找到了一位本校专业课教授,一位UCLA交流时的教授,和一个实习时的领导。我觉得对于陆本的同学们来说,如果能有机会要到一封外籍教师的推荐信会有很大帮助,但一定要提前准备,多刷存在感,给老师留下好印象,才能有机会后续联系,要到推荐信。需要注意的是,老师们在申请季会非常忙,所以一定一定要提前打好招呼。例如我找到的教授建议,提前一个月告知截止时间和写作要点。此外,最好制作一张申请截止日期和的时间表和推荐信的链接集合,方便教授们安排时间为你书写、寄送推荐信。
三段实习说实话比较水,也是我的一个短板,在这里就不献丑了。只提醒一个,商科的宝宝们!早点找实习啊!不水的那种啊!
至今仍记得,12月的某天,王老师半夜发来消息:你被UMD录取啦。随后一个星期,我接连收到JHU和UR的offer,陷入了甜蜜的纠结之中。最后挣扎很久,选择了UR的市场分析专业。
个人观点,选校也是选择未来的人脉,选择你要和什么样的人学习、共事。所以选择时要综合考虑师资,专业排名,综合排名和未来是否打算回国等因素,再明确自己的目标,不要被片面的优势蒙蔽。选择没有对错之分,只有适不适合自己。也可以多和而立的老师讨论,他们会结合你自身的特点,提供详细的建议,方便做出正确选择。
最后我想再次感谢而立留学和王老师,让我有机会转行投入商科的怀抱,也祝愿现在、将来的而立学子们都能收获满满,申请顺利!!!
能晒的才是真offer
如何备考GRE?
推荐信-多刷存在感
以上文字及图片由L同学提供,未经允许请问转载或使用。
如您对美国留学感兴趣,欢迎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9-2017,www.abroad-early.com,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沪ICP备16009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