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决定申请美国大学的那一刻,我们便开始了一场不那么容易的持久战。没有考虑国内唾手可及的保研机会和其他不那么艰难的选择,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刷GPA,GRE,TOFEL,找实习找导师充实简历,每个独自加油的故事无非就是在等待打开录取通知看到Congratulations的那一刻。
在理工科的申请过程中,GPA是很重要的。从大一到大四,每一次可以体现自己深厚的数学物理功底的机会都不要放过,给梦校的admission office看到成绩单上微积分普通物理的那几个A是最有说服力的。即使基础课的成绩没有那么耀眼,那么抓紧大三的专业课也不晚。抱着“I am Asian, not Bsian, so get an A” 的心态,尽力而为。开玩笑地说,我一直觉得和自己的梦校擦肩而过很可能是因为自己的A不够多。第二就是语言成绩。G和T作为衡量英文运用理解水平的考试,最好在最短的时间考过,对于理工科申请,在不低于100(T)和320(G)的基础上,多多益善。接下来就是海外交流经历,实习经历,实验室科研经历。这些作为申请的加分项会让自己更有竞争力,毕竟美本学生的数量每年都在增加,申请总归是越来越难的。还有一点很重要,做到对申请学校申请项目的足够了解,例如项目中亚洲学生比例,项目要求水平和侧重点......。多请教前辈,多咨询权威机构。知己知彼方可游刃有余。
在结束了漫长的申请季之后,其实我感触最深的心态的重要性。大四第二学期一开始的每一天都在等录取结果,迎接我们的可能是一次次希望与失望的交织。无论每个结果如何,相信自己的能力。毕竟,走过的,叫足迹,走不到,叫憧憬。
最后,我真的非常感谢王老师和而立。这一年的合作帮助了我很多。我一开始选择这里是因为男朋友的极力推荐。去年王老师曾经帮助过他的硕士申请,他更是对王老师的为人赞不绝口。然后我自己也去找王老师交流,而立的确非常专业,王老师更是事无巨细考虑周全,于是我在众多机构中决定选择而立。无数次车轮战式的PS修改和申请问题的处理,王老师团队是我见过最负责的。因为我大四在欧洲交流,和王老师有时差问题,有一次微信语音之后才发现国内已经晚上九点钟了,王老师团队还在处理申请事务。还有很长一段时间,在我手里只有两个保底校AD,梦校们都迟迟没有消息,在那一段灰暗期,王老师一直给予了充分的相信和鼓励,最终迎来梦校录取。总之,感谢家人和男朋友在申请季的鼓励,感谢而立留学专业尽职的帮助,祝愿而立留学越办越好!
Copyright © 2009-2017,www.abroad-early.com,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沪ICP备16009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