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与本科入学申请同时进行的还有本科学士加医学博士8年一贯制,Program of Liberal Medical Education ( PLME ), 的入学申请。 PLME 的录取率多年来一直在3%左右; 2011年的录取率为2.72%。[3]在校学生来自全美50个州,以及世界上90多个不同的国家。
布朗大学的校训是“我们信仰上帝”,意思就是像信奉上帝般信奉真理。这句校训来自一句格言,格言首先出现于南北战争期间。随着基督教影响的扩大,这一格言首次出现在了美国于1864年发行的两美分硬币上。1956年,一项国会法案获得通过,“我们信仰上帝”正式成为了美国的官方格言。在《美国法典》第36编302条中写道:“‘我们信仰上帝’为国家格言。”“我们信仰上帝”的一种可能的出处是美国国歌《星条旗》的最后一节。《星条旗》由弗朗西斯?斯科特?基(Francis Scott Key)创作于1814年。这首歌包含了该短语的早期版本:“这就是我们的格言:‘上帝是我们的信仰’。”(And this be our motto: 'In God is our trust'),另一个可能的来源是亚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的私人秘书约翰海(John Milton Hay)。作为布朗大学的毕业生,其校训“In Deo Speramus”,正是拉丁文的“我们信仰上帝”。布朗大学的这个校训始终伴引领着布朗大学的发展,随着历史的发展它已经渗透在布朗大学的各个方面。
如同美国其他一流大学一样,布朗大学在强调研究和注意发展研究生教育的同时,也从来没有放松对本科生教育的重视。无论是从布朗的办学宗旨来看,还是从 大学的基本功能来看,布朗大学的教学工作都是既重要又少不了。事实上,作为一所以人文学科为强项的布朗大学,从学校创立的第一天起,就十分重?quot; 授业解惑"的教学工作。在1887年正式开始研究生教育之前,布朗大学花了100多年的时间来摸索、提高和改进教学方法,以期收到最佳教学效果。譬如,布 朗大学较早就试行小课堂讨论式教学方法。即使有了研究生院之后,布朗大学也没有停止对本科生教育质量的改进。学分制、导师制和跨学科制在该校的推广,都在 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布朗大学对教学工作的重视。布朗大学的学生总数为7700人,其中研究生人数只有1350人。可见,本科生教育在布朗大学仍 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根据布朗大学的 传统做法,在布朗大学就读的本科生,第一和第二学年可以在本科生学院里根据有关规定自由地选修课程。为了帮助学生合理地选课,布朗大学设有专门的学术咨询 小组和个人咨询小组,就学生需要了解的学习和个人问题提供咨询。通常情况下,新生被录取后就安排一个教师或教学秘书担任该学生的学习顾问还负责解答有关课 程特点等方面的问题。大多数情况下,学校选派顾问时,往往根据学生入学申请表上的专业志愿选定,所以,顾问本人实际上就是新生的教师。如果发现学生对顾问 不满意或者两者的专业兴趣大相径庭,学校会设法为学生重新安排学习顾问。同样的道理,本科生们自己有了专业方向之后(一般情况下,专业方向必须在入学第四 个学期结束前确定下来),学校会为他们指定相关专业的教授作学习顾问,为学生们提供各专业方面的具体参考意见。总之,在本科生教育方面,布朗大学始终注意 尊重学生的意愿,同时又建设性地引导学生,使他们不走弯路,寻找到学生个人兴趣、职业目标和实际能力与学校所提供课程的最佳契合点。 中国留学生组织:CUUS-- Chinese Undergraduates in the United States。
布朗大学所有课程,均让学生自主选择,这在全美正规大学中是绝无仅有的。这一制度从建校之初沿袭至今。据本科生院阿姆斯壮(Paul B. Armstrong)院长介绍:“布朗大学让学生自主选课,旨在培养他们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尽快获得自己做出判断和决定的能力”。学生入学后,学校对之无课程方面的硬性要求,只是公布课程目录、简介,讲明选课办法。学校给学生两周的试听“认购期”(shopping period)。试听后,在自由选修的过程中,学生会逐步形成或明晰自己的兴趣,并于第二学年末,从学校提供的90多个专业方向(concentration)中,确立自己的专业方向。一俟专业方向确定,学生需要学习、掌握相关课程,一般有8至18门必修课。为奠立学生宽广的知识基础,布朗只授予本科毕业生文科学士或理科学士。若学生愿学习五年,达到相应要求,可拿文、理两个学士学位。